解决方案
SOLUTION
|
精导案例|机场2赋能武平县稻田碳减排试点项目项目背景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在国内国际社会引发关注。 农业既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国际绿色低碳发展研究计划(IGDP)分析发现,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更大,其中减排潜力最大的排放源来自 CH4,占2050年减排量的65%,其次是 N2O,2050年中国农业减排潜力前三分别是肠道发酵、畜禽粪污管理和水稻种植。为贯彻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通过“武平县稻田碳减排试点项目”对稻田甲烷的经验,“武平县稻田碳减排项目”拟在全县17个乡镇全面推进稻田碳减排实施,计划分期推进实施20万亩。 水稻田机场2甲烷减排原理 应用专用的土壤菌菌株,与特制的树脂管道(或颗粒)组合,可高效抑制甲烷菌增长,从而显著减少水稻田甲烷的发生量。通过以上的水稻田甲烷/氧化亚氮减排工艺包,可以大幅度提高减碳效果。 由此利用无人机挂载甲烷模块分别采集试验田和对比田上空中空气中的甲烷的含量,通过记录稻田成长过程中试验田以及对比田的数据,再配合现场其他气体检测设备的数据综合分析。 作业难点 数据难采集 空气中的CH4含量需要定时定点采集(包括夜间数据采集)给数据采集员带来很大的困扰 人工效率低 采集低空中的CH4含量的高度每一次的采集都需要控制在同一高度,如果利用人工定点采集,位置会经常出现偏移,而且效率低。 监管困难 每天定时定点对试验田和对比田上方空气中CH4的含量进行测量,主要时间是在凌晨12点、早上6点、中午12点以及傍晚6点,需要人员晚上作业准点采集数据,数据采集速度慢,数据的传输处理不及时,数据采集工作困难重重, 产品方案 机场2+普贝斯的PUAV-CH4 部署位置 ● 部署位置位于水稻田边的空地。 ● 部署地点的地势平坦,周边没有高大的建筑物,距离需要检测的稻田近,无人机作业安全。 ● 主要的作业范围是实验田和对比田,完全处于机场的作业范围内。 ● 机场每天作业四次,每个采集航点悬停2分钟,每次作业时间13分钟。 方案总结
➤降本增效 通过机场2规划航线,采集现场试验田和对比天的可见光照片数据,构建现场的实景三维模型,根据实时的模型规划航线,每天定时定点采集空气中甲烷的含量,提高了作业效率、数据的实时性、准确度的同时也减少人工成本。 ➤无人值守 机场可部署于野外监测点,做好部署后无需人员到现场操作,可全天候无人值守,对所部署区域进行高空监控及巡查。 |